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彭兰新作1:破解网络传播的最新框架

觅游 大羽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原创作者丨觅游 大羽

排版丨觅游 SC


本文约9000字

阅读全文大约需要20分钟

收藏下次看需要3秒



初衷

2020年5月底,彭兰老师的新书《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出版。新传考研圈瞬间沸腾。


“如果能重来,我要背彭兰”,这句话在江湖流传甚广。究其原因,在于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考题在新闻传播学的真题中比重越来越大。


而彭兰老师又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她的《网络传播概论》和《社会化媒体》等教材有素有“答案之书”的“美誉”。


这时候,突然横空出世一本《新媒体用户研究》,难免引发大家的焦虑情绪:这本书讲了什么?会不会考?我要不要买来看?……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对于被建构起来的神话,我们也要学会祛魅


如果你已经买了这本书,你会发现,这本书篇幅可不短,足足45万字,比《传播学教程》的字数还多。而且你会发现,这本书的写法,和你手上的其他参考书,非常不一样。


临近暑假黄金备考期,对于大多数时间不够用的同学来说,突然多这么一本大部头的专著,多多少少会有点吃不消。针对大家的困惑,与其建构焦虑,不如解决问题


我们将推出系列文章,按照章节顺序,对《新媒体用户研究》的内容进行全景式解读。


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没有闲钱)看这本书,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文章掌握书中的主要观点。


如果你准备亲自肝一肝这本书,相信这几篇文章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今天是这一系列解读文章的第一篇,将为大家分析《新媒体用户研究》全书的读法与架构,并拆解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核心内容


如果你能坚持追到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还有神秘礼物奉上。



全书导读


1

教材与专著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前面我对于《网络传播概论》和《新媒体用户研究》这两本书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教材,而后者,是专著。


这两种书的写法和读法也是不一样的。教材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所做的全面性的综述,特点是全。


专著则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思考,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现象的总结归纳,特点是专。


教材起到的作用是对知识的科普,而专著则是要回答一个具体的问题。


用彭兰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写作《网络传播概论》,主要是源于教学的需要,而《新媒体用户研究》,体现的则是她个人的研究旨趣。


在教材中,多数情况下,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松散的,单独看某一个章节,并不会影响你对内容的吸收。


而专著则是一个系统,章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印证的关系。如果缺乏整体视野和系统思维,采用阅读教材的方式去理解专著,就难免陷入细枝末节而对整本书缺乏系统的认知。


阅读专著,如果还像看教材那样逐章逐节去进行框架的划分,就难免陷入丢西瓜捡芝麻的谬误,也会使得阅读变得低效。


专著的阅读,应该从作者的问题意识出发,去书中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思考作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在阅读过程中,除了梳理知识点,你还需要弄明白,作者的问题是什么?分析的思路是什么?各个章节之间又形成了怎样的理论体系?


在这样的方法论之下,本系列的解读,将不会局限于对原书大小标题和原文的摘录,而是在吸收原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的拆解,并在解读中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吸收书中内容。


2

写作背景



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塑造作用是巨大的,身处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社会,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节点,个体的价值被不断放大。


在社会学家齐美尔看来,并不是社会结构在决定人的行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形成复杂的社会网络,各种宏观的社会结构都是建立在这种人与人的互动基础之上(也即节点与节点的连接基础之上)


齐美尔在一百多年前的理论阐释,在当下的新媒体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陈力丹老师近年来也在各种场合下强调,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并不是5W范式的大众传播规律,而更多地体现出人际传播的特点,所以需要更为关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现象。而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正是凸显了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传播主体从过去的专业媒体到万众皆媒,未来还会朝着万物皆媒的方向发展。


3

问题意识



传统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其媒体属性上,认为新媒体是沿着报纸、广播、电视这条媒介技术发展的线索演变而来。


但是基于上述的各种现实,这样的视角就不太具有解释力了。彭兰老师认为,今天的新媒体与互联网,除了具有媒体属性之外,还兼具社会属性经济属性


这三种属性,就是我们认知新媒体的三把钥匙。


在这样的语境下,人与媒介、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都需要被重新认识。而要解释这些问题,新媒体用户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4

全书框架



国内学者有“一鸡多吃”的习惯,新闻传播学的专著,有两个重要来源:


一是来源于作者的博士论文,如《众声喧哗》、《再度发言》等;


二是来源于作者在同一话题下发表的多篇论文的整合与补充,如《传播纵横》、《重访灰色地带》、《新闻业的救赎》等。


《新媒体用户研究》,属于第二类。


虽然你会在《新媒体用户研究》中看到很多彭兰老师过去见刊的论文,但是当这些文章重新纳入到这本书的解释体系之中,又会产生新的价值。


在这本书中,有三种观察新媒体用户的视角: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


阅读提示

理解新媒体,要从媒介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三个角度去认识。观察新媒体用户,要从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三个角度去认识。两种分类并非对应关系,而是对两种对象的不同解释框架,要注意区分。


用户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对其的认知必然要放到网络这个整体结构中去考察,所以节点化的人,是从宏观层面考察新媒体用户在整个网络中的角色


而媒体化的人,则是从微观层面探讨新媒体用户的具体行为。在这一部分中,你会看到诸如自拍、美图、表情包以及个性化推送等和新媒体用户媒介使用情况相关的议题(把节标题拿到知网上去搜,基本上都有论文),也是全书比较有意思的一部分。


最后是赛博格化的人。一看到这个概念可能会让很多小伙伴感到很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


赛博格指的是人的身体性能被机械拓展,进而超越人体本身的限制,形成了新的身体,俗称电子人。这一概念产生于60年代的科学幻想,但是在今天这个人工智能告诉发展的时代,人机交互已经逐渐成为现实,赛博格化的人也不再只是科学幻想。


如果说前面的节点化、媒介化都是对现状的描述,那么赛博格化则更多体现为一种趋势,是对未来的展望。这本书中这一部分的篇幅并不长,仅有一章。


正如彭兰老师所说:这本书刚刚触探到这些问题的皮毛,试图以此呈现面向未来的研究意识,并以此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呼应。(阅读本文的烟酒僧们,女神在疯狂暗示你们的论文选题啊!)


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这并非三个彼此孤立的概念,而是对同一研究对象的三种不同观察角度。


这三种角度彼此关联、相互印证,共同建构起对于新媒体用户的认知体系,是认识网络传播现象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地图。



第一部分 节点化的用户


第一部分在全书中占比最大,占全书篇幅近三分之二。所以在进入第一章内容之前,有必要先简单看一下第一部分的整体架构。


第一部分 节点化的用户

第一章 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

第二章 作为传播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第三章 作为社会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第四章 作为服务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第五章 矛盾的新媒体用户
第一部分分析的是节点化的用户,对应这上面提到的第一个观察用户的视角。


这一部分包括五章,其中二到四章,分别对应前面的媒体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三种认识新媒体的钥匙。


而第一章标题中的三条线索,实际上也是在提醒读者,这一章是对整个第一部分内容的概述。




第一章

新媒体发展的三条线索与用户的“节点化”

1

媒体属性:新媒体传播的演变



从PC时代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渠道不断迭代演进。从早期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再到现在的各种社交媒体、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VR、AR……


传播渠道变化的过程,也是用户价值不断凸显的过程。门户网站时代,网站编辑对信息进行筛选,然后推送给大规模用户,这种传播机制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模式是很类似的。


随着搜索引擎的出现,用户开始主动获取内容,用户的主动性开始受到重视。时至今日,各种新媒体信息的呈现,都以用户价值会核心,强调用户思维。


与传播渠道变化相伴随的,是传播模式的变化


门户网站时期被称为web1.0时代,其传播模式是点对面的。而在web2.0时代,其体现的则是“个人门户传播模式”。



在个人门户传播模式中,网络是由无数个网络节点(用户)和他们彼此的多样化连接所组成的,突出的是网络中每个节点的价值。


在这种传播模式之中,传播的层次是非常丰富的。每一个节点构成一个传播中心,节点之间的关系构成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社交关系网络成为信息的个性化筛选网络。


这样的传播网络建构起个体崛起的时代,即使只是一个普通的个体,如果善于经营关系(节点之间的连接),也能在网络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在网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中心节点,但是和传统媒体时代不同,这些“权力中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流动的。

2

社会属性:新媒体社会属性的强化



从社会属性上看,互联网经历了从虚拟社会到网络社会的变迁。


互联网早期被称为“赛博空间”,意思就是说在互联网上,每个人可以拥有和现实生活中不一样身份,用虚拟的身份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生活,网络空间的生活和现实生活是隔离的。“你不会知道坐在那头跟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而进入web2.0时代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真实身份出现在社交网络之中,被社交平台所连接的,更多的变成了现实的社交关系,社交网络变成了现实社交的延伸。


从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出发,彭兰老师归纳了互联网社会的四大特征。


一是从空间特征上看,互联网社会解除了现实空间的束缚,是一个流动的空间。


在互联网上,人与人的连接方式是多元的,弱关系与弱连接可以转化为强关系和强连接,个体也可以同时和多个对象进行交流。


罗振宇有一个“U盘化生存”的比喻: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正是网络空间中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人与人的连接是流动的,同时,互联网的“空间”也是动态变化的。


二是从结构要素上看,互联网社会存在个体化节点和服务性枢纽。每个个体都是网络中的节点,个体价值得到体现。


这些节点可以成为资源的贡献者,也可以对自我角色进行自由设定。而网络中的枢纽则主要指网络服务商和各种平台,这些枢纽不仅决定了人与人的互动形式,也决定着人们对关系模式。


三是影响结构要素的关键,是节点之间的互动。从形式上看,网络中节点的互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也要看到,能够对互联网和现实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互联网单元,通常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所以群体是个体节点的主要聚合方式。


四是网络社会上的权力结构是开放和流动的。和传统社会类似,网络社会中也会存在精英阶层。但是网络社会高速变化和流动性的特点,导致其权力结构也是不断流动的。


3

经济属性:网络经济发展与服务模式扩张



在各种互联网经济模式中,共享经济、社群经济、场景经济、数据经济受到的关注较多。


其中,前面三种经济模式的具体形态,将在第四章的拆解中详细呈现。


第四种数据经济,则主要体现为大数据应用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未来,这种经济模式在医疗、金融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数据资源将促进这些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在这些新经济模式中,新媒体用户兼具服务的需求者、数据的贡献者、资源或服务的提供者、集体生产力的创造者,以及文化共同体的建设者等多重身份,会深度嵌入经济活动的整个流程,而不再只是过去简单的消费者角色。


4

用户的角色:三重网络中的节点



与上述三种线索对应,新媒体用户同时身处这三重网络之中,相应的,他们也同时是这三重网络中的节点。


作为传播网络中的节点。个体同时兼具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三重角色,专业媒体的权力被分化。在信息生产和传播中,受众信息获取主动性提升。


而在信息消费环节,用户还是可能被平台的算法所引导,进而造成茧房效应。


作为关系网络中的节点。社会网络中的关系是影响网民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放大个体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对个体施加更多的社会影响。


作为服务网络中的节点。网络不只向用户提供内容,还需要向他们提供社交平台以及与生活工作相关的各种服务。
未来,以用户在各种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中数据为基础,就能够细化用户的内容消费偏好,进而打通三种网络。


阅读提示

全书385页,而第一部分“节点化的用户”就足足占了221页,可谓是整本书的“重”点。所以,为了能让读者厘清这一章的脉络,彭兰老师特地写了第一章来对整部分内进行概览。


在后面2-5章的阅读中,要时时回顾第一章的“地图”,明确自己所读的内容出于地图中的位置,是哪个论证环节。




第二章

作为传播网络节点的新媒体用户


这一章的内容对应前面三条线索中的第一条:媒体属性


新媒体在传播渠道和模式上发生了变化,与之对应的,作为传播网络中的节点,用户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是彭兰老师在这一章所要回答的问题。


在新媒体传播结构中,用户不再只是简单地接收信息。他们不仅会消费信息,也会生产并传播信息。


与之对应的,就是他们的三重身份: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消费者。


1

信息生产者



作为节点化的用户,其传播活动具有分布式的特点。分布式这个概念来自于区块链,可以理解为分布式账本,这个账本由网络内的节点共同维护,每个节点都会为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透明性作出贡献,其特点就在于不易篡改、不易伪造,且每个人的行为可以追溯。


在区块链中,个体化的节点拥有更大的权力,中心出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之中。


区块链是最近几年比较火的概念,这种概念为认知网络传播中的个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


从分布式的角度来观察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会发现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日益受到挑战。


但与此同时,彭兰老师也看到了全民参与内容生产所能给专业内容生产带来的机遇

 

这种机遇体现在三方面:补充、检验、扩张。


所谓补充,就是自媒体可以延伸专业媒体的触角。专业媒体的力量始终有限,如果能利用好自媒体的信息资源,使之成为报道的由头或线索,将极大拓展专业媒体报道内容的覆盖范围。


所谓检验,一方面是指用户生产的内容可以成为检验媒体内容质量的参照物,用户生产的内容质量在逐步提升的同时,也能驱动专业媒体提升自己的报道质量。


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语境下,对于信息的筛选、判断和解读,都需要更为专业的眼光,信息爆炸与信息饥渴并存,人们会更为渴求专业的内容,这也给专业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扩张,是指自媒体与专业媒体形成一种伴随关系。如果专业媒体的内容能够得到自媒体的呼应,那么,自媒体就可以成为专业媒体的“扩音器”,为专业媒体提供能量补给。
阅读提示

面对自媒体的冲击,专业媒体其实危中有机。如果能够和自媒体形成有效配合,双方有机互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将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放大。


彭兰老师的上述分析,不仅体现了区块链思维下对内容生产的新认知,也为解决“如何看待公民记者对专业新闻从业者的颠覆”之类的题目提供了答题思路。


分布式内容生产所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信息的碎片化。


对于信息碎片化,常见的观点是持批判态度,但是对此,彭兰老师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她要为碎片化辩护


碎片化看似是新媒体的原罪,但彭兰老师指出了碎片化的两大优势:多元、动态。


首先看多元。社会是多元的、是复杂的,但是,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展现的只是世界的一个切面,并非世界的全貌。


而新媒体用户天然具有的多元性,则能破解传统媒体在信息报道上难以做到平衡的问题。把所有的碎片化信息和各种媒体报道组合在一起,这样呈现出来的,才是立体全面的世界图景。


其次是动态。新闻报道追求真实,而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


在碎片化信息的参与之下,新闻报道不再是被专业媒体所垄断的封闭式的过程,而是公众共同参与、不断碰撞的过程,这样其实更有利于逼近真相,还原事件的全貌。
阅读提示

对于信息碎片化的批判可谓老生常谈,彭兰老师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考试时遇到相关题目,如果能恰当运用,能让你的答案在众多平庸带读考卷中脱颖而出。


2

信息传播者



用户节点共同参与传播活动,这就是分布式传播。


分布式传播的构成基础,是每一个个人化的节点。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不仅会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主动获取信息,还会出于诸如社交表演、情感互动等需求,主动通过社交网络分享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就是传播内容的“导体”。


每一个节点分享信息,最终在整体上形成分布式传播,在这个内容传播过程中,有四种机制有助于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一是“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


信息的碎片化特点决定了每一条信息一开始都是“平等”的,经过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新媒体用户会自发筛选出一些信息,在信息海洋中凸现出来。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以及被水军、炒作等因素干扰等情况。


二是意见领袖的权力中心作用。


如果说第一点指的是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这里说的则是网络中的各个中心了。网络意见领袖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中转站,有时候也是信息和意见的源头。


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通常与其自身已有的社会地位、信息拥有水平、专业知识水平、网络生产和传播能力、参与社会化媒体活动的频率与深度、社交能力等因素相关。


同时他们也会凭借自己的优质信源、粉丝基础、流量引导的能力、意见引导的能力等优势,对信息的传播施加影响。


三是“自组织”式的信息整合机制。


经过网络节点筛选出来的信息,还需要一个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过程,而是有社交媒体平台的“自组织”机制完成的。


也就是说,在网络内部,网民之间会自发地相互协作、相互验证、相互纠正,不断对传播中的错误进行纠偏,这其实就是网络自我净化的过程。


四是专业生产者的信息整合与引导作用。


在分布式的传播过程中,专业媒体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他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水平,对信息进行整合,成为信息传播中的引导者。


这也是传统媒体在分布式传播中的理想状态,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阅读提示

分布式传播活动中,网络中的节点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完成信息的筛选与传播,上述四条机制做了全面的梳理。


此外,如何理解网络意见领袖,如何认识他们的特点以及作用机制,这些问题彭兰老师都给出了参考答案。
全民参与的分布式内容生产和传播,不可避免地也会放大“后真相”的问题。


所谓“后真相”(post-truth),指的是人们对真相的关注让位于情绪的表达。人们不再关注事实本身的真相如何,而容易被各种情绪化的表达所煽动。


分布式的传播中,之所以存在后真相的问题,一方面,从节点本身来看,普通公众很难从事实的角度来进行信息把关,更多时候只能基于个人的直觉和情绪。


另一方面,从事件来看,在社交媒体中,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话题,往往也和情绪有关。情绪吸引用户的关注,又在用户的分享与讨论中放大。
阅读提示
后真相的概念,产生的原因,都在这里了。


3

信息消费者



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主要是作为信息接收者存在。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个体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存在感被凸显,用户也越来越对自我的信息消费有自主选择和掌控的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交关系、兴趣、信息需求搭建个性化的信息网络。


当然,个人的信息偏好也会受到个体差异以及平台算法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平台算法导致的信息茧房等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学界业界的关注。


前面讲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生产是碎片化的,内容生产的碎片化自然也会导致内容消费的碎片化。由此又引发了诸多讨论。


一是内容的完整与否。碎片化的信息一定导致信息接收不完整吗?答案是不一定。


用户是否能够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既取决于用户自身的求知欲和媒介素养,也取决于外力对碎片发现和线索整合的引导。


二是阅读的深与浅。碎片化就一定导致浅阅读吗?这个问题的预设前提,是长阅读就一定是深入的。这一前提其实值得商榷。


因为人的思考深度,并不完全取决于阅读文本的长度,还取决于信息本身的密度、可延展性以及对人思考的激发等等因素。


三是信息的多与少。表面上,信息爆炸增加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注意力的碎片化和信息的碎片化是相互建构的关系。


但事实上,用户的信息需求并非一味贪多求全。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有用”的信息。


所以,未来如何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筛选,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需要的信息,是未来网络产品开放和演进的目标。


四是人的思维是否会退化。每一种新媒介出现之后,都会伴随诸多批评。


当口语文化被书写文化取代之后,麦克卢汉指出文字造成了人的感官失衡。当电视出现之后,波兹曼又对娱乐的泛化提出了批评。


但是技术也在这些批评声中不断前进。要更深入理解新媒体信息消费对人思维的影响,还需要把个体放置于媒介大环境,放在个体与群体、媒介的互动中思考。盲目和片面地批判,未免失之简单。


阅读提示
 过去对于信息碎片化的片面解读、污名化解读太多了。但是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是既定事实,一味批判是一种认知路径,但是彭兰老师选择了另一种“建设”的路径:为碎片化正名。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能够对碎片化产生新的认识。


- 未完待续 -


觅游21全程班

【通识核心课+院校辅导】模式 

全面建构课程体系,助力你高分上岸!

👇👇👇


 报名咨询  觅游单单姐或觅游lulu学姐

danjievip4

mylulu03




全程班榜样







往期精华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